地矿文化
- 地矿文化 >
跟鲁迅先生学育儿
有了孩子以后,我开始关注育儿,有幸读到了鲁迅先生在1919年所著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虽然时隔一百多年,鲁迅先生的很多观点依然发人深省,先生思想之尖锐,见解之深刻,论证之透彻,语言之犀利令我折服。上学的时候不爱学鲁迅先生的文章,觉得晦涩难懂,现在也是经历一些后才领悟一二,他的思想和认知跨越了一个世纪依然可以给我指导和启发,就像是一颗一百年前射出的子弹,现在正中我的眉心。
真的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个旧习惯旧思想“余毒未清”的时代,鲁迅先生提出的——父亲并不意味着权威,父与子之间也不是“施恩”与“受恩”的关系,而是“爱”与“被爱”的关系——有多么振聋发聩,有多么不为当时所接受。他甚至精准的预言“因为经济关系,结婚不得不迟,生育因此也迟,或者子女才能自存,父母已经衰老,不及依赖他们供养”,看看现在的结婚率和生育率,不禁感叹鲁迅先生真料事如神也。
鲁迅先生呼吁大家要做觉醒的父母,更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做觉醒的父母。开宗第一,便是理解。以孩子为本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先行理解,不一味蛮做,碍于孩子的发达。第二,便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而不该是命令者。要给予孩子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这三点甚至能够分析一些当今社会存在的现象。首先是“鸡娃”,很多孩子背负了不合理的期望和寄托,承受巨大压力,身心未能得到健康发展,进而导致极端案例时有发生,这更多是父母“理解”不充足。其次是“妈宝”“巨婴”过度听从父母,缺乏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这更多是父母“指导”不充足。再如“啃老”,子女缺乏生存本领难以融入社会自立,即使长大成人后也依赖父母生存,这更多是父母“解放”不充足。虽然不能片面归结于此,但总体指向一个事实,这些现象背后的父母们没有觉醒,或者没有完全觉醒。
觉醒的父母为解放子女,一面清洁旧账,一面开辟新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孩子)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多么温暖且有力量的话语。从鲁迅先生养育海婴的一些事情我们能看到,鲁迅先生是身体力行地在做着觉醒的父母,在向我们证明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起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充分的“理解、指导、解放”这三点,即便是现在,能十足十做到的父母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才显得更加珍贵。我能有所反思,说明自己本身也有欠缺。我怕孩子在家里磕碰或者把收拾整齐的房间弄乱,阻止过很多次实际上是孩子自发探索的行为,这就是典型的理解不充足,小孩子需要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探索与发现,他们手脚不停歇,本身就是“破坏力”的代名词,我实在是不该因自己怕善后麻烦,而让他失去探索的机会。再如,孩子犯错其实是学习的最好时机,打骂除了大人宣泄情绪和让孩子潜移默化的学会以暴制暴外一无是处,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告诉他为什么不行和今后怎么改正,实在不会指导,可以给孩子一些中肯的建议,让孩子做选择,这才是理解孩子的父母该做的。
最后关于“解放”,也是我今后要做的,当一个觉醒的家长,有爱的家长,不刻意为孩子牺牲什么,就是自愿自发的去爱他,用亲子间流淌的爱为他的成长注入力量,带来支持而不是捆绑,真正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去尊重,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命运,找到自己的道路,哪怕他们所走的道路不是我们想选的,也绝不是我们能为他们选择的。
谨以此文,跟所有觉醒的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