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文化
- 地矿文化 >
卖葱的父亲
我有一个卖葱的父亲。缘于少年时期就跟着祖父种葱、卖葱,祖父去世后,自己成了父亲,依然坚持种葱、卖葱,中年、老年也还在卖葱。因而,父亲就被乡里乡亲赐予了这样的别称。
大约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总是起早贪黑,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地卖葱。后来我大一些了,每逢寒假,父亲还会带上我一起体验他的“工作”乐趣。乡间、小道,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父亲一边吼着自己从小热爱的秦腔,一边迈力地蹬着车子。我则乖乖坐在一侧父亲为我腾出的竹筐子里,就像那个时候流行的“偏三斗”,天马行空地幻想着,乐不思蜀。有时,我会不识趣地猛然打断父亲,跟他聊一些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卖——葱——”“好——葱——”到了村庄里,父亲扯着粗重的嗓门大声吆喝着,我也最大程度地模仿着。父亲的葱,起的时机恰到好处,码的整齐,择的也干净,只要一开张,很快就能招来许多买主。父亲称重,我算账、收钱、找钱,配合得相当默契。几天下来,父亲看我算得准确无误,脸上总会露出满意的笑容。那些被顾客围拥、夸赞的日子,我也颇有成就感。
有时候,运气好,父亲的葱早早就卖完了。回来的路上,会带我在周边镇子上逛逛,给我买一些那时候时髦的东西,比如自动铅笔、雪糕等等,我会格外地开心,就连晚上做梦,都会反复重温那些美好的场景;有时候,运气不好,收拾整理的时候会被铁丝、竹签划破手,或者一连几天下大雨,不能出摊,我也会很失落。记忆中,邻村那段通往县城的道路坡度有些大,每每抬起头,看到父亲驮着一车葱,穿着汗水浸透的衣服,踩着脚踏,摇摇晃晃,吃力前行的样子,我总会暗自伤神……那种浅浅的、淡淡的,却又始终挥之不去的记忆,就像一根针,刺痛着我成长的印记。
除了卖葱,父亲还卖过很多东西,包括西瓜、红薯、甘蔗等等,口碑一直很好。那些买过东西的回头客都夸赞父亲为人厚道、实诚,父亲的东西品质好,分量足。我也常常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自豪。父亲的工作虽然不是多么的高尚,更谈不上体面、光鲜,但在村里也算是最早一批盖起了楼房、看上了彩电、骑上了摩托车的人,最重要的是,父亲是风里来,雨里去,靠着诚实劳动博得幸福的人。
父亲身才高大、魁梧,干起活来手脚麻利,加上常年做生意,可以说很有眼力见,也擅长与人打交道。这一点,对于内向、腼腆的我,不管读了多少书,走了多少地方,始终感觉自愧不如。只可惜,父亲童年时期家境贫寒,早早地就走向了社会,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也成了他人生中的一大憾事。为了弥补这一“先天不足”,他常常“偷偷”购买各种书籍,自学这样那样的知识,给自己充电。有时候,他心血来潮,还会在微信群里分享他的学习心得。
直到现在,父亲还总说自己没出息,没能给我更好的成长条件。其实,我心里一直很感激,感激父亲的卖葱,更感激父亲带着我一起卖葱的那些日子。因为那些走街串巷的日子,让我体会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让我看到了城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了勤劳换取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奋斗的意义,从而坚定地想要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
仔细想想,父亲给我的教育是身体力行,是感同身受。而我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语言上的说教。我说自己工作很努力,很辛苦,可孩子看不到我的努力,看不到我的辛苦。他眼中的我,既没有汗流浃背的狼狈,也没有自行车上的颠簸,更没有为了几毛钱跟人磨破嘴皮的“卑微”。因为他学到的“粒粒皆辛苦”仅仅来自于书本,所以他看到我宁愿吃撑也不浪费一粒米,会说我“傻”;而我每次看到他剩饭,就想“罚”。
或许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认知、感受终究无法相同。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换一份心情,换一种方式,面对现在的不同,应对现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