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党建
弘扬“三线精神” 汲取信仰之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即将迎来百年的99周年;是与新冠疫情不断斗争的一年,亦是经济急需复苏而又困难重重的一年;是“十三五”之战的收官之年,亦是集团“百亿地矿”的决胜之年。
回首遥望,纵观109年中国近代史和71年新中国史,一批又一批伟大的革命斗士、科研人员、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战士,用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历史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动人的乐章。在创造感动的同时,更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财富。
那么,这财富是什么?没错,是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应当学习效仿的正能量,还是指引我们工作生活的指南针,更是塑造当下年轻一代信仰的重要基石。
今天,我就其中的“三线精神”,谈谈自己的想法。
什么是“三线精神”?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时期,是我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以攀枝花为代表的三线建设主战场,开始了有关开发建设的总结和精神层面的提炼。1984年2月9日攀枝花市第一次劳动模范表彰大会《热爱攀枝花 建设新渡口》的主题报告中,第一次全面总结了攀枝花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伟大成果,概括阐述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务实”五个方面的内容。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们地质人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在1983年全国地质系统模范政治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正式提出的,既是地矿系统以往政治工作经验的结晶,又为后来地矿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任务、指明方向。
作为老区人民,我又自然地将思绪转到“延安精神”。它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谋而合的是,不论是“三线精神”、“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延安精神”也好,还是我们熟知的“西柏坡精神”、“井冈山精神”也罢,都讲求吃苦奋斗、甘于奉献和创新务实。也正是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和国家的欣欣向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中,再一次提到了延安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新中国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是高速发展的中国,亦是愈加强大的中国。但就是在这飞速发展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眼前却越来越迷茫,信仰在逐渐消失。我们缺少了老一辈革命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也缺少了岳飞般精忠报国、矢志不渝的信念。人们常说,中国人信什么?信的是钱和权,是奢华的生活和贪图享乐。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没有经历祖国成立期间百废待兴的艰苦创业,也没有经历过三年灾荒带来的饥饿贫穷。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经历了香港澳门的回归祖国,经历了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经历了祖国不断的强大和在国际地位中不断提升的美景。
2020年,由于疫情的出现,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伟大。在全球疫情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中,正是这一个个甘于付出的伟大战士,才让我国的疫情彻底稳定下来。正是他们,你、我、他,才能正常地生活工作,才能在阳光之下侃侃而谈。但他们,付出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2020年经历的这一切,让我心中不由升起一团火焰,让我热血沸腾,多么想自己也能为这一切,为祖国的壮大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突然醒悟,这,就是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伟大精神,也是让人不由自主想去为祖国贡献力量的一个个感人事迹。
我,一个平凡的党员,一个普通的党务工作者,愿意为公司的发展、为集团“三个地矿”的实现、为家乡的建设,更为祖国的昌盛奉献一生。
(作者系陕西地质工程有限公司党务专干、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