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新闻
群贤毕至汇汉南 找矿突破指日待
程利伟(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研究员)
刚才听了专家们的发言,觉得都很有道理,但也有些不同的地方。汉南地区工作程度比较低,在这样的基础上,推演出来的一些观点,我觉得是初步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这一地区的工作程度,用实践来弥补理论认识上的局限。
要强化汉南地区的基础性工作,如大比例尺填图等,相比较矿调而言,区调工作更重要,一些重要的找矿方法要抓紧实施,要择优布署勘查项目,争取早日实现点上突围。
汉南地区要列入国家47个整装勘查区已经不可能,建议列为省级勘查区,类比国家勘查区管理。类比管理的话,中央基金预算标准企业实行全成本核算,比原来事业单位要高出30-40%,至少地质调查经费能基本上实现满足这个区域的需要。在勘查过程中,要尽快登记矿权。只有这样,当基金退出的时候,基金应有的权益才能够按评估价优先转让给勘查单位。有了矿权,对于我们下一步的深化改革,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中央基金愿意和省基金携手,来共同支持汉南地区的找矿突破,共同支持陕西地矿局的改革与发展!
陈仁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巡视员、研究员)
汉南杂岩体的工作程度比较低,可能是受前些年大岩体找矿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任何成矿作用,只要它有物质来源,热源和动力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什么东西。
汉南地区找矿是很有潜力的,因为构造背景是扬子陆块的北缘,很可能是一个转换部位,有丰富的铜的物质来源,要找铜矿的话很有可能是斑岩型铜矿。另外,在去元山的路途中看到的母岩和打出来的岩心不一样,要大胆推测,这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汉南地区的印支—燕山期的小岩株很多,元山岩体西边有花岗闪长岩,要找铜矿,母岩往这一类上靠更有利一些。
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小岩体很有可能隐伏,建议首先开展矿产远景调查,科技攻关同时跟进,进一步明确汉南杂岩体的构造背景,它和岩浆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几千个小岩体的成岩年龄问题。同时,要加大矿业检查的力度,尽快确定核心工作区。
目前该地区整装勘查的条件还不成熟,可模拟整装勘查区进行商业性勘查。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基金、商业性资金等,共同做好支撑。
李剑(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地质处处长)
汉南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找矿新区,找矿线索很多。具体到元山,从5月份发现以来,陕西地矿局、地矿总公司就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次,又请了这么多院士、专家到陕西来,共同研讨汉南地区的找矿问题。看得出,陕西省对地质找矿工作十分重视。
部里现在有47个整装勘查区,391个重点勘查区。整装勘查区的工作要进行动态评估,有可能47个整装勘查区要掉下去一两个,进行更新和补充。新机制下来,我们汉南地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加大工作力度,为将来的找矿突破提供更大支撑。
近几年,找矿地质方面投资增长的幅度非常大。相应地,工作质量、成果认识水平、综合研究深度提高的幅度就小多了。地质找矿工作要加大综合研究,科研成果要及时应用到找矿工作中去,在工作量上去的同时,认识水平也要上去。
在组织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当中,我们会跟中国地调局、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协调,与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沟通,抓好财政专属这一块对陕西特别是汉南地区找矿工作的支持力度。
赵东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科研外事处处长、研究员)
汉南杂岩体侵位于扬子地块北部,岩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构成长度超过130公里,宽度30—50公里的巨大构造岩浆岩带,出露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
元山寺铜矿的特征与斑岩型铜矿有一定的相似性。汉南地区位于扬子地块北缘,是有利的构造岩浆活动地区,目前扬子地块已发现大中型铜矿数处,表明汉南地区有形成铜矿床的地质背景。在汉南地区前人已发现一些晚期侵位的中酸性岩体和岩脉,其下部又存在含铜背景较高的过渡岩相,具有形成大中型铜矿床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
由此表明汉南地区有一定的找铜潜力,特别应注意在晚期形成的小岩体中找岩浆热液型或斑岩型铜矿。但由于工作程度较低,目前还难以准确判断其资源潜力和规模。
建议对汉南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远景调查等公益性工作;加强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关注华阴—宁陕北东向构造岩浆作用对汉南地区的影响及铜钼金的成矿作用,以指导今后的找矿工作和勘查部署。
姚书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副校长、教授)
从大秦岭的背景看,汉南地区正好处于有利的构造部位:北东向的构造岩浆成矿转换带的南段。“金堆城—洛源—柞水南—宁陕北—汉南—碑坝”,该构造带的北段和中段已形成多个矿带矿集区。汉南地区的前景,应该很不错。
从现有工作程度看,汉南地区矿点多、矿床类型多,找矿线索多,矿床(点)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北东成带,东西成列,交点成群,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但工作程度低,研究程度低,投入少。
汉南地区的构造长期活动,岩浆活动也是多期次。岩体比较复杂,与典型的斑岩铜矿有一定差异。在这个地区开展铜矿勘查和探索有着重要意义。
建议尽快开展1:25万化探扫面,加快1:5万矿调步伐。重点为化探、蚀变,矿化调查。加强岩浆活动期次及晚期侵入的小岩体研究及其含矿性评价。加强成矿系列研究,主要是矿床类型的识别和共生规律的研究与借鉴。点面结合,加强重点地段勘查和矿点解剖。注意综合评价,除已知矿种外,注意W、Sn、Mo、Ne、Ta等元素是否有富集成矿的可能。同时要加大投资力度。
杨兴科(长安大学教授)
扬子地台北部成矿构造演化过程:前震旦纪为基底形成发育阶段,震旦纪—早三叠世为盖层沉积阶段,中晚三叠世—新生代为板内变形阶段。秦岭造山带扬子陆块北缘,褶皱断裂,壳—幔岩浆活动,产生金属成矿。
汉南地区位于扬子陆块边缘,地质背景复杂,经历了多期演变,源比较好,成矿条件好。壳—幔混源,多期岩浆侵入,造成相关成矿事件的发生。印支碰撞造山、燕支陆内成矿,区内和周缘已经有矿。
通过岩浆热力成矿的实例分析,同样可以看出,汉南地区有很好的成矿前景和潜力。
就目前工作程度来看,已有矿床、矿点、矿种很多,值得探索和勘查评价,要按照成矿思路来做,分析成矿系列或主要成矿系统,重视典型矿田区的解剖和综合研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
在工作过程中,汉南地区地质问题的复杂性和地质对象(杂岩体)的特殊性要引起注意:如何圈定小岩体?有无更多的时代和新的岩体?已有矿点的控矿构造特征?典型矿区的控矿构造解剖?是否为隐伏小岩体或隐伏矿体?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赵长缨(陕西省地矿局区研院副总工程师、矿勘所所长)
汉南杂岩体具有金多金属成矿背景,其位于扬子板块北缘,是北东向金银铜钼铁构造岩体岩浆带上最大的岩体,出露面积约5200Km2。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式杂岩体,岩性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酸性岩。
根据同位素年龄资料,参考超基性小岩株侵入于二叠纪围岩中的地质现象分析,汉南杂岩体是从晚元古代开始活动,经历古生代,到侏罗纪,一直有热液活动,伴随有岩浆作用。
由于受三叠纪的碰撞造山运动影响,区内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断裂,为矿化热液活动提供了通道和储矿空间。以Au为主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与其吻合,Au元素异常值高、规模大、浓度分带明显。前人和本次新发现的金、银、铜等矿产,大多在异常区内,而且与蚀变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蚀变主要有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云英岩化等。
新发现时代较新的花岗闪长斑岩,多呈脉状、岩株产出,具有明显的铜金矿化。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同时注意铬铁矿、钒钛磁铁矿、铜镍硫化矿、铂矿产的寻找,汉南杂岩体必将取得重大找矿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