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手机站

地矿新闻

最新新闻
图片新闻
地矿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地矿新闻>>地矿新闻

蒙古高原上的勘探者

来源:管理员     所属分类:地矿新闻     阅读次数:1543     发布时间:2013-11-07

  如果说在汉中还能穿衬衣的话,那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镶黄旗却是另一个模样,这里的各族兄弟姐妹已经是冬天的装束了。

  10月中下旬,我和另一位同志由汉中出发,乘坐大巴、火车去内蒙古开展有关工作。由于路途遥远,当我们来到目的地镶黄旗时,已经是18日晚上11点半了。打开车门,北风呼啸,冷空气扑面而来。

  次日,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床,要赶往离项目部230多公里外的左旗工地。因为甲方决定410钻机要在上午举行开钻仪式。出门一看,白茫茫一片。“下雪了!”没想到在异域他乡的大草原遇上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雪。一切都被风雪覆盖,像圣洁的哈达似的。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车辙伸向远方。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快10点时赶到机场。高耸的钻塔伫立在原野上,公司副总、项目部负责人谭卫东和石贵海、王宏等和甲方经理正忙着商量工作,职工们一个个穿着红色工作服,鼓鼓囊囊的,在风雪里忙碌着。

  10点28分,随着“开钻仪式开始!”的话音刚落,20多门礼炮直冲天空,和雪花交相辉映。机长丁波、副机厂徐广军、程军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传递信号。轰鸣的钻机声响彻在寒风凛冽的原野。七八分钟的礼炮之后,太阳隐约露出了笑脸,将它的光辉照耀在井场和职工们的身上。“真是个好兆头,愿老天保佑早日见油。”大家说。

  指挥部说,这是今年施工的第10口油井,设计孔深1300米。也是为抢占市场,由“中石化西南局苏左项目部第四分队”投资打的第一口井。如果比较理想,将为明年的任务奠定基础。按照双方协议,必须在明年6月底以前完成7口油井的施工任务,届时7口油井搬迁、修路等费用由甲方承担。

  为了按时开钻,指挥部及410钻机的全体同志们团结一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由于10月份正值牧民农忙季节,运输车辆不太好找,几经周折总算找了七、八辆大拖挂车,从巴音塔拉的老井场到左旗的新机场的漫漫长路,跑一趟至少需要6小时,而每辆车都得跑上两三个来回。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拆塔、装车、运送之后还要安装到位,每天都得干到晚上11点多。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终于让这个庞然大物挺立在高原上,并如期开钻。

  望着冰天雪地里的钻机,谭卫东和兄弟们想起了今年刚出队时打的第一口油井。那是4月8日,在巴音塔拉草原上的1300米深的油井。当时的气候远比这次恶劣,雪大风大,当地人称做“白毛风”。即天上下大雪,地上刮大风,大风将雪片一吹而起,飞舞在空中,一两分钟的工夫,所有的人和物都被裹上银装。让人联想起毛主席的诗词“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景象。虽然大风雪天气给钻机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勘探队员们没有一个退缩,他们发扬地勘人的“三光荣精神”,不畏艰险,战天斗地,硬是让风雪在他们面前望而却步,保证生产照常进行。

  初战告捷的410钻机没有沾沾自喜,后面的七八口油井,他们更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强管理,加大岗位责任制,上自经理,下至机班长、钻探工人都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和第二分公司、地质工程公司的工作部署狠抓落实,各负其责,齐心协力,积极工作,使工作质量等走在同行业的前列,继续塑造专业施工队伍的良好形象。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甲方等单位都持肯定态度,他们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信誉。

  这就是我们的勘探队员,春秋季节的风雪天气他们经历过,火热的夏天,他们忍受酷暑,把汗水和力量挥洒在草原上。他们二三十人春节过后就出队,天寒地冻时才能收队回家,多年以来一直照顾不上家庭。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书写了青春,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统计,截至10月底他们共施工油井10口,完成钻探进尺15000米,实现产值670多万元,经营收入和利润同比有一定增长,提前完成了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在蒙古高原石油勘探行业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