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新闻
“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 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征文(之十八)
地质人的情话
陕西地矿九0八 秦晓阳
您总是想问千山万峁借那一根根曲线,亲手缝成披风为心爱的家人御寒;您总不断用肌肤面颊触碰千山万水,深埋年华青春与亲人血脉相连;您总是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踏上路途,任由日出日落蓬松着头发的波澜;我闻着芳香跋涉着去寻找你的步伐,只为目睹你们的容颜……
70年来,吃苦耐劳一直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无私奉献一直是地质人成就自我的独特方式。纵览地质事业的发展长河,既有光荣璀璨的成绩,也有孜孜以求的努力,既有阖家欢乐的喜悦,也有沟沟壑壑的崎岖,地质工作从建立、建业到建功,这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和洗礼。选择了地质找矿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与寂寞,选择了聚少离多,选择了放弃优越物质生活条件。纵览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哪个不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哪个不是在“山谷的风”陶冶之下建树伟业?当选择了地质行业,只有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才能感触一番大的事业。
青春短暂,时光难返,任何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应和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才能折射出异彩的光芒。回看7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每一处角落都曾留下地质找矿人的身影,每一片土地都曾踏下地质工作者的脚印。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踏着清晨的朝露,脖子上缠着被汗水浸湿的毛巾,不知疲倦的穿梭在丛林与沟壑;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拖着沉重的步伐,收起早已灰尘满满的地质背包,迎着黄昏的夕阳踏上回家的征途,他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走入宁静的大山,他们带着家人的期盼,一笔一笔描绘出祖国的绿水青山。
斗转星移,万象更替,我们身处的世界正在以迅猛的速度变化着,地质勘探行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野外地质勘探工作从开始的一步一丈量,变化为如今的高科技无人机测量;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作也从人工一步一勘查转为远程在线实时监测;找矿取水工作也从传统的深挖井转变为咸中取淡多层取水方式;“地质+”互联网思维也在地质人的工作中不断地孕育和发展……这一切里程碑式的变化都记录在地质工作者的日记中。但任由时间和科技不断地变化,镌刻在地质工作者身上的那种“地质精神”和工作作风始终没有改变,它渗透在他们工作的每一个角落里,流淌在地质人的每一滴血液中。
陕西地矿九0八有这么一群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这种“地质精神”。部队时期,有人为提前完成任务,身背发电机徒步沙漠行走20多公里;千禧年间,有人为保证深井施工安全,跳进零下十多度的泥浆池,赤膊搅动泥浆;发展阶段,有人为解决白于山区群众吃水问题,通过“咸中取淡”技术,为当地群众解决了吃水用水难题;转型时期,有人爱岗敬业,吃苦奉献、勇于担当,以劳模精神引领广大地质工作者;疫情期间,他们听从党的召唤第一时间带领党员志愿者冲锋陷阵,不畏艰难险阻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就像是盘古大神,鼎力于浑浊的天和地之间,挥舞着自己的力量,为人类开辟新的家园,他们无不践行了“地质工作者”吃苦奉献与责任担当的精神,用实际行动筑起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强堡垒。他们无不践行着地质工作者“三光荣”“四特别”的优秀品质。
没有枝的繁茂哪有花的娇艳?没有爱的奉献哪有社会的进步?无数地质人立足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全力以赴、锲而不舍,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努力,践行地质“三光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