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新闻
“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 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征文(之七)
测旗插上牛角湾脑
陕西国土测绘院退休职工 张咸通
地质测绘工作几十年,有一段工作经历令人难忘,一九七一年,有幸参加了陕西地矿局在陕西省周至县板房子铁厂沟铁矿普查会战。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急需找大矿、见效快,经常会集中现有技术、人力和设备力量开展会战,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集中办大事,快出成果,那次会战情景印刻脑海久久不能忘怀。
周至板房子铁厂沟铁矿异常发现,局里特别重视,为了尽快摸清地质储量,提交地质报告,决定成立周至板房子铁厂沟铁矿普查会战,抽调第八地质队、物探队和测绘队组成铁矿普查会战。周至板房子地处秦岭深处,交通极为不便,周佛公路(0702)还在修建中,地质勘探的钻机、钻杆等器材都运不到工区,为了抢占时间,尽快开工,指挥部组织三个单位的职工靠人工运输设备、器材。在崎岖的山路上,会战人员人抬肩扛把一台台设备、器材运往工区。生活问题,不管是工人、干部都要背上自己的口粮和行李。运送设备、背运粮食和生活用品的队伍顺着山路延绵不断,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崎岖的小路上。由于时间紧、任务急,会战人员急聚,生活供给出现很大的困难,有段时间,蔬菜、副食特别短缺,咸菜成了大家每天的主菜。如此条件下,我们地质工作者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鼓舞下,三个单位如期开展地质、物探、测绘工作。会战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如第八地质队女子钻探班,克服女同志与男同志的在身体、力量等方面的差距,不畏困难,怀着男同志能完成的工作女同志也一定能完成的雄心壮志,在钻机井架没有运到的情况下,不靠、不等,直接用三根粗壮的树干撑起钻机,机器轰鸣的开启勘探第一钻。
我们测绘队任务就是给兄弟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地形图和测绘成果。在七十年代测绘技术和设备相当落后,受测绘技术和设备的限制,要在秦岭深处完成地形图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等工作相当困难,找一块30米的基线作为扩大边联测都很困难。矿区山高林大、悬崖断壁,地形险恶,通行十分困难,工作时还时常遭到旱蚂蝗、人头峰、毒蛇、火喇子(带刺的毛虫)的侵袭。完成矿区控制测量要在国家三、四等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布置小三角测量,即5秒小三角测量。为了联测到国家控制测量,需要在国家三、四等坐标点上树立测旗进行联测。当时需要联测的两个点分别在秦岭主峰的国家四等坐标点“三十担银梁”和“牛角湾脑,一个在秦岭主峰,一个在周至县、眉县和太白县三县交界的地方,号称“一脚踏三县”,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我们小组由5人组成,林风虎任组长,队员有李志恒、王祖荣、陈文本、权月英和我本人,权月英是唯一一名女同志。早上六点钟出发直奔牛角湾脑。牛角湾脑,顾名思义,是在牛角最高处,垂直高差在700多米以上,登上山顶需要5至6个小时。原始森林中基本无路可走,只有动物穿行留下的小路,沟壑山涧布满了荆棘、杂草、毛竹,上有茂密森林遮日蔽月,下有藤蔓遍布裹步难行。小组人员在组长林风虎的带领下,手持弯刀,披荆斩棘,开山劈路,时而山脊、时而沟壑,负重前行,经过六个小时艰苦攀登,中午十二时登上牛角湾脑。登上山顶那一刻,大家齐声欢呼,激动万分。测绘队员常说的那句话:“山再高,没有我们测绘队员的脚板高,路再远,没有我们测绘队员看得远”。
登顶成功,小组成员顾不得休息,开始紧张的工作,组长打开五万分之一地形图,根据“5秒小三角控制网“设计方案,瞄准联测方向,小组人员齐动手,紧张而有序的开展工作。三角点沾标地处山顶,常年风吹日晒,已破烂不堪,年轻同志爬上标顶进行维修,涂抹油漆,插上测旗。方向线上树木高大坚硬,伐树特别困难,同志们个个手上都打起血泡,争先恐后从不叫累,直至方向打通。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打通所有联测方向,同志们甚是欣慰。看到红白相间的测旗在牛角湾脑高高升起,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上山容易下山难,返程途中,尽管很难,但是在测绘队员的脚下,没有客服不了的困难。想着一天的工作顺利完成,为铁矿会战出了一份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克服,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