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手机站

产业板块

最新新闻
图片新闻
地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产业板块>>地质

青藏高原找矿人——第二分公司汉中矿开院青海格尔木地质项目纪实

来源:管理员     所属分类:地质     阅读次数:3444     发布时间:2013-04-24

  当年在西部从军时,人们用“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和尚多尼姑少”的顺口溜来形容大西北戈壁的荒凉。今天,第二分公司汉中矿开院青海格尔木地质项目的干部员工对此同样有深切的感受。


  格尔木位于青海省西蒙古族自治州南部,西接新疆,南抚西藏。在向格尔木行进的途中,不知不觉后脑勺膨胀起来。汽车翻越布尔汗布达山时,公路边的指示牌标有3780米的海拔。它告诉我们: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高原。在青藏高原野外作业,员工们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到格尔木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是第二分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种尝试。第二分公司认为,格尔木项目做好了,不但可以进一步树立“地质找矿功勋单位”的声誉,更可以锻炼年轻的地质技术人员。该项目在一伙年轻人的满腔热情中积极实施。


  那天,我们赶到格尔木市,在住宿的地方,年轻的项目经理白文龙向我们汇报了项目进展程度、员工生活以及管理、费用开支等情况。


  第二天一早,我们由格尔木出发,赶往项目部驻地。离开市区10多公里,放眼望去,只见大片荒凉的土地,根本没有农作物,只有稀稀拉拉的骆驼草顽强地生长着。汽车奔驰200公里之后进入一条便道,车轮轻轻地跳跃,扬起的尘土追随身后。中午1点,我们到达了矿区。项目部营地驻扎在矿区活动板房背后,三顶军绿色的帐篷,用绳索固定着。我们将慰问品交给项目部,同志们见我们从千里之外赶来十分激动。

  白文龙,几年前从长安大学地质系毕业,应聘到离家乡不远的第二分公司。由于单位地质技术人员紧缺,矿开院就聘任他为青海地质项目负责人。主要任务是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拉陵高里河下游多金属矿区为甲方进行补勘作业和外围普查。小伙子肯吃苦,虚心好学,对工作中拿不准的疑难问题,主动通过网络、电话等向矿开院领导和老技术人员请教,就这样边干边学,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逐步提高。


  杨振林和刘中华两位年轻人朴实无华、吃苦耐劳。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地质院校,近两年招聘到第二分公司。去年,两位年轻人随项目来到格尔木。


  按照安排,项目分为三个小组,白文龙和杨振林、刘中华分头带领地质队员和民工,在方圆十几平方公里的范围,翻山越岭,跑路线,搞普查。每天早晨8点钟,每个组带上步话机,背起地质包,拿上干粮准时出发。由于工作区位于昆仑山北缘,海拔在3400米到3800米之间,山上大都光秃秃的,山势陡峭,表层像戈壁沙砾一样结成硬壳,但许多地方里面的沙土却松软,在作业攀登途中,稍不留意人便滑了下去。项目工作人员总结教训,登山时走“S”形路线,以此避免摔滑。

  为了赶进度,技术人员白天上山工作,晚上回到驻地在帐篷里整理资料,归纳矿样。由于驻地在山下,三伏天时,大蚊子到处都是,叮到皮肤上疼得发红,项目给每名同志都配备了带网格的帽子,仿佛养蜂人似的。


  项目上的后勤工作主要由这几位同志承担。综合员秦同学,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总是微笑,仿佛心灵深处从来没有烦恼。一路上他始终热情大方地工作和对待同志。司机宋青青,脸被高原的紫外线照得黑黝黝,他几乎每天都要送普查人员去不同的方向,为节省同志们的体力,他尽量送得远一些,直到汽车无法前行。
炊事员老赵,是项目从汉中聘请的一位厨师,为人正直、勤快。他除了做饭,同时负责看管项目营地。


  青海地质项目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虽然恶劣、单调,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却是丰富的。项目和矿区和谐相处,工作和生活都得到了对方的友好支持。

  2012年,项目部共在该矿区完成补勘3.66平方公里,外围普查16.5平方公里,施工机械岩心钻孔6个,进尺1390米,采集矿样576件,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受到了甲方好评。项目部被分公司评为“安全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今年,他们在青藏高原继续开展续作项目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