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手机站

历史专栏

最新新闻
图片新闻
找矿突破行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历史专栏>>找矿突破行动

高原上的青春之歌

来源:管理员     所属分类:找矿突破行动     阅读次数:3866     发布时间:2013-12-12

    王天佑,2008年毕业于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青海省格尔木市大格勒沟地区J46E023021等10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及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项目的化探数据采集、“陕西省府谷县古城勘查区煤炭详查”项目地质填图与钻孔编录、“青海格尔木雪水河两幅1∶5万矿调”项目路线填图与主要剖面测制,以及“青海格尔木红土沟脑金及钒钼矿预查”项目化探异常追索工作。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野外技能,充分发挥地质“三光荣”精神,扎根青藏高原,对工作区任何一个可能发现矿的地方坚持做工作,绝不轻言放弃。

    2011年是王天佑上高原的第三年,也是他大丰收的一年。作为组长,他带领王庆昹、张鹏举发现了大干沟南侧铜、银、锌等多金属矿的矿化线索,大干沟南侧辉锑矿的原生矿体和西藏大沟金矿化点,成绩喜人。记得那天下午4点多钟,山里的雪说来就来,铺天盖地,让人措不及防。王天佑小组已经完成了他们当天的工作任务,疲惫不堪,准备下山回营地。看似不经意间,河道里的一小块铜矿化转石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以一个地质工作者的敏感,不顾风雪交加,饥寒交迫,坚持带领着自己的组员沿着线索继续寻找矿体。于是,他们在风雪中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矿体。此时,他们身上的衣服都已湿透,嘴唇冻得发紫,但透过霜雪,他们的脸上洋溢出春天般的笑容;青海省格尔木大干沟南侧辉锑矿在2009年就发现了转石,至今3年来,多人多次上去都未找到。在大家都已经放弃了的情况下,王天佑坚持做最后的努力,冒着风雪翻越4900米的山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矿体。

    2012年单位成立了新疆公司,主要负责新疆地区的矿产开发工作,王天佑毋庸置疑成为首批被选定的对象。进入新疆公司之后他很快适应新的环境,继续奋战在地质找矿的第一线。他参与完成的“新疆温泉县卡伊拉克特铜矿”和 “新疆乌恰县喀什喀苏铜矿详查”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均发现了铜矿化点,为之后发现铜矿化带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新疆和静县托色特铅锌矿”项目中,作为项目负责,他带领组员通过化探采样,剖面测量,槽探揭露,地质填图等方法,克服恶劣的地质环境,圈定了铅锌异常,优化了找矿靶区,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3年新疆公司对野外项目组做了调整,由原来的几个小项目组,调整为两个大项目组,这样有利于对一些大的矿区的突击工作。王天佑在排查项目组担任技术负责,主要负责地质方面工作的安排和技术指导。在他的带领下,排查项目组总共完成了15个矿区的排查和预查工作,在找矿方面也有很大突破。在“新疆托克逊县喀拉塔格—其格布两个铜矿”圈定出了钨矿异常;在“新疆叶城县阿依宝龙1、2号铜矿”项目,他和项目组人员发现了铜矿化带2条,铜矿化点3个。王天佑用地质人特有的勤劳和坚守,在地质找矿的道路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也收获着累累硕果。

    王天佑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不把问题解决了绝不放弃。他说:“地质是一个良心活,东西是不变的,但干好干坏却要看干活的人了。我干过的活经得住任何人的检查,你最多说我技术不够,但你绝不会说我不够认真。”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王天佑深深的体会到,地质找矿就是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找矿就是不放弃,抓住哪怕是一点点线索,也要认真研究分析。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轻言放弃,才能完成找矿使命。王天佑用最朴实的语言、最坚定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找矿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地质精神。

Baidu
map